在NBA的世界里,球队的运作往往是一场豪赌,但波特兰开拓者最近的一笔交易,却让不少业内人士和球迷直呼“看不懂”,他们将2023年的状元中锋德安德烈·艾顿(Deandre Ayton)白白送走,仅换回一些未来次轮选秀权和一名角色球员,这一操作在联盟中引发了广泛争议,知名篮球评论员殳海在近期的一档节目中直言:“从球队运作的角度来看,开拓者的操作很难评,这简直是在浪费顶级资产。”
这笔交易发生在休赛期,开拓者将艾顿送至夏洛特黄蜂,换回2027年和2029年的两个次轮选秀权,以及一名替补后卫,艾顿作为2023年的状元秀,上赛季在开拓者场均贡献17.2分、10.5个篮板和1.8次盖帽,表现虽未达到超级巨星级别,但依然是联盟中稀缺的年轻中锋,具备出色的防守和篮板能力,开拓者管理层似乎对他的发展潜力失去耐心,选择在合同还剩3年、总价值约1亿美元的情况下将他送走,且未获得任何核心回报。
殳海在节目中分析了这一运作的逻辑漏洞,他指出,开拓者近年来一直处于重建模式,球队的核心目标是围绕年轻后卫斯科蒂·亨德森(Scoot Henderson)打造阵容,但白白送走艾顿这样的高顺位新秀,相当于放弃了球队在内线的长期投资。“艾顿可能不是下一个乔尔·恩比德,但他才25岁,还有上升空间,开拓者没有换来任何即战力或首轮选秀权,这让人怀疑他们的运作方向是否清晰。”殳海表示,“从球队资产管理的角度,这简直是自毁长城,白白送走状元中锋,意味着球队在选秀和培养上的失败被放大,而且没有及时止损。”
开拓者管理层的这一决定,可能与球队的财务和战略调整有关,艾顿的合同金额较大,球队可能希望释放薪资空间,为未来签下自由球员或交易做准备,但殳海认为,这种解释站不住脚。“如果是为了薪资灵活性,开拓者应该争取更优质的资产,比如首轮选秀权或年轻球员,而不是次轮签,次轮签的成材率很低,很难转化为即时贡献,这更像是仓促之举,而非深思熟虑的战略。”
从球队运作的历史来看,开拓者近年来屡屡因运作失误而备受批评,他们在2022年将CJ·麦科勒姆(CJ McCollum)交易至鹈鹕时,也只换回了部分选秀权,未能彻底重塑阵容,这次送走艾顿,进一步暴露了管理层的短视,殳海补充道:“开拓者似乎陷入了一种循环:他们选中高顺位球员,但缺乏耐心培养,最终低价抛售,这会让球迷失去信心,也让自由球员望而却步,球队运作的核心是价值最大化,但开拓者反其道而行之。”
这笔交易对球队的即时影响也显而易见,开拓者上赛季战绩为25胜57负,排名西部垫底,内线本就依赖艾顿的防守和篮板,新赛季,球队预计将依靠新秀多诺万·克林根(Donovan Clingan)和老将罗伯特·威廉姆斯(Robert Williams)担纲中锋位置,但两人都有明显的局限性,克林根是2024年的新秀,缺乏NBA经验;威廉姆斯则饱受伤病困扰,出勤率低,失去艾顿后,开拓者的内线实力大幅下滑,很可能继续在西部挣扎。
球迷和媒体的反应也颇为激烈,在社交媒体上,许多开拓者球迷批评管理层“浪费了状元的价值”,有人甚至呼吁球队老板更换总经理,体育媒体《The Athletic》的记者约翰·霍林格(John Hollinger)撰文指出,这笔交易是“休赛期最令人困惑的操作之一”,并质疑开拓者是否在故意摆烂以获取更高顺位选秀权,但殳海认为,摆烂并非借口:“摆烂球队更应该囤积资产,而不是白白送走年轻核心,开拓者这样做,只会延长重建周期。”
从联盟整体视角看,这笔交易反映了小球市球队的困境,开拓者位于波特兰,市场规模较小,吸引大牌自由球员的难度较大,因此更依赖选秀和交易来构建阵容,但管理层的运作失误,让球队陷入恶性循环,殳海总结道:“球队运作需要长远眼光和一致性,开拓者送走艾顿,看似是为了未来,实则可能葬送未来,如果他们无法在接下来几年用这些次轮签淘到宝藏,这笔交易将成为反面教材。”
开拓者送走状元中锋艾顿的操作,在业内引发了广泛质疑,殳海的评论一针见血地指出了球队运作的逻辑缺陷:缺乏回报、短视决策,以及资产管理的失败,新赛季,开拓者将面临严峻考验,而管理层的信誉也已受损,如果球队无法尽快扭转局面,这笔交易可能会被铭记为又一个运作失败的案例。
有话要说...